這部由畬鄉(xiāng)村民演的原創(chuàng)音樂劇開啟全國巡演
這部由畬鄉(xiāng)村民演的原創(chuàng)音樂劇開啟全國巡演
2025年09月29日 22:29:22 來源: 作者: 通訊員 陶津菱
“有鳳來儀的故事,一直在傳揚……”。當暮色浸染左溪村的土墻青瓦,悠揚的畬族民謠正穿透山谷。由浙江音樂學院副教授、省級文化特派員吳滌主持的原創(chuàng)音樂劇《有鳳來儀》,歷時一年精心打磨后,終于在國慶前夕與觀眾見面。9月23日在泰順縣影劇院的首演,也開啟了全國巡演的序幕。
原創(chuàng)音樂劇《有鳳來儀》第一幕《心里話》劇照。圖片來源:泰順縣委宣傳部
從“零基礎”到“全國首演”:一位教授的文化深耕
2024年5月17日,吳滌帶著浙江省首批文化特派員聘書走進左溪村。這個掩映在群山褶皺里的畬族村落,是全省畬族人口最多的行政村,卻一度面臨文化傳承斷檔的困境?!暗谝淮翁みM左溪村,連架鋼琴都沒有”。吳滌至今記得初見時的失落,但村民們勞作時自然流露的山歌清唱,讓他敏銳察覺到:“畬族文化的根,就藏在鄉(xiāng)親們的眉宇間?!?/p>
省級文化特派員吳滌在畬鄉(xiāng)調研泰順畬族民歌傳承情況。圖片來源:泰順縣委宣傳部
改變始于一次偶然的發(fā)現(xiàn)。在走訪中,吳滌聽到畬歌非遺傳承人藍玉聰哼唱著古老的畬族調子,那旋律讓他驚喜:“這是會呼吸的文化遺產(chǎn)!”他迅速組建“左溪合唱團”,在“左溪鳳凰畬歌隊”原有的基礎上,進行招募,從6歲的留守兒童到76歲的阿婆,50多位村民在他的指導下開啟了音樂啟蒙?!拔覜]學過發(fā)聲,真的能參加嗎?”“我娃這么小,不怕添亂嗎?”面對村民的疑慮,吳滌都鼓勵他們大膽嘗試。
這支草根隊伍的成長速度令人驚嘆。2024年8月,左溪村文化禮堂的第一次集中排練,50多名村民穿著畬族盛裝齊聲高歌《之江同心石榴紅》;同年12月,吳滌推動原創(chuàng)音樂劇《有鳳來儀》啟動創(chuàng)作,將畬族山歌與現(xiàn)代音樂舞蹈巧妙融合。
吳滌在左溪村組織畬歌合唱團進行排練 。圖片來源:浙江電視臺
從“音樂+”到“收入+”:激活鄉(xiāng)村振興密碼的創(chuàng)新嘗試
在左溪村的田間地頭,總能看到吳滌忙碌的身影。他不僅是音樂導師,更是鄉(xiāng)村振興的“創(chuàng)意策劃師”。2024年6月,他在司前“萬芳草坪”縱馬放歌,為村里猛拉了一波流量。一個月后,他又聯(lián)合浙江音樂學院打造“草坪鋼琴音樂會”,吸引了500多名游客參與,短視頻播放量超百萬次。兩個月后,他策劃的“大桔大利、柿柿如意”農文旅活動,讓青年大學生身著民族服飾售賣土特產(chǎn),單日銷售額突破3萬元;
“文化賦能不是簡單的送文化下鄉(xiāng),而是要激發(fā)村民的內生動力?!眳菧鞄ьI團隊挖掘畬族非遺資源,創(chuàng)作出《泰順太順》《畬山小夜曲》《滿崗茶綠》《左溪茶歌》等12首原創(chuàng)音樂作品,還推動成立了左溪畬村合唱團。如今,這支由村民、民宿老板、學生組成的合唱團隊,已登上央視《晚間新聞》、浙江衛(wèi)視思政欄目《中國共產(chǎn)黨為什么能》等,畬族頭飾、畬族服飾、畬族彩帶編織等非遺技藝也通過展演走向全國。
更深遠的影響在產(chǎn)業(yè)端顯現(xiàn)。通過打造“畬村音樂匯”市集、拍攝“柑橘帶貨”短視頻,左溪村民宿、農家樂年收入增長近60萬元。村里的流量好了,民宿生意也好了,旺季入住率從30%提升至80%。村民們感慨,“以前只知道干活,現(xiàn)在跟著吳老師學唱歌、搞表演,錢包鼓了,村子也更熱鬧了”。
從“特派員”到“總導演”:畬鄉(xiāng)音樂劇即將啟幕
在吳滌的辦公桌上,擺著一本泛黃的《司前鎮(zhèn)志》。這位深耕民族音樂研究的學者,將學術研究與鄉(xiāng)村實踐深度融合。“鄉(xiāng)村振興需要文化鑄魂,而音樂是最具穿透力的載體?!彼麕ьI團隊構建“54321”文化服務體系——打造5場“畬村音樂匯”音樂市集、創(chuàng)作4首泰順畬元素音樂作品,帶領“左溪畬村合唱團”外出演出學習3次、提升2支左溪村文化隊伍、創(chuàng)作1部畬族原創(chuàng)音樂劇《有鳳來儀》。
原創(chuàng)音樂劇《有鳳來儀》主創(chuàng)團隊赴泰順縣司前畬族鎮(zhèn)左溪村調研采風。圖片來源:浙江音樂學院
如今,司前鎮(zhèn)左溪村已成為遠近聞名的“畬鄉(xiāng)音樂劇場”。周末的夜晚,畬族姑娘們在月光下翩翩起舞,游客們圍坐觀看《有鳳來儀》選段。這種沉浸式的文化體驗,正是吳滌所追求的:“我們要讓每個來到左溪的人,都能感受到文化脈搏。”